中国连续第三个月减持美债,持仓再创2010年6月以来新低******
澎湃新闻记者 陈佩珍
美东时间1月18日,美国财政部公布2022年11月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根据最新数据,2022年11月,日本和中国(大陆)为美国国债的前两大“债主”。2022年11月,日本结束自2022年7月开始的减持美国国债步伐,当月增持178亿美元至1.0822万亿美元。中国则连续第三个月减持美国国债,当月减持78亿美元至8700亿美元,持仓规模为2010年6月以来新低。
2022年,美联储的大幅度加息和日本的宽松货币政策形成鲜明对比。不过,在2022年底,日本央行突然的“鹰派”转向,让市场猜测其宽松货币政策是否会转向。
从对美债的持有量来看,日本在“奇袭”市场前的一个月,即2022年11月,对美债转为小幅增持,而在2022年10月,日本对美债的减持幅度环比收窄,在2022年9月,日本对美债一度大幅减持796亿美元。
一般来说,当美债收益率处于上行阶段,投资者会倾向于减持美债资产以降低资产损失,当美债收益率下行时再增持。在2022年11月10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10月通胀数据超预期回落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就进入总体下行趋势阶段,此前因为美联储较为“鹰派”加息曾一路高涨。
当时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10月CPI同比增长7.7%,低于市场预期,前值为8.2%。
从中国大陆来看,去年5月,中国所持美债环比减少226亿美元至9808亿美元,为2010年5月以来首次持仓不足1万亿美元。在2022年7月、8月小幅增持后,9月、10月、11月,中国均在减持美债。
从全年来看,2022年年初,日本和中国所持美债分别为1.3031万亿美元、1.0601万亿美元;截止到2022年11月,日本和中国所持美债分别较年初降低2209亿美元和1901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在官网披露的11月国际资本数据内容显示,11月份外国对美国长期、短期证券和银行流水的净买入额为2131亿美元。其中,外国私人净流入为2127亿美元,外国官方净流入为4亿美元。
11月,外国居民增持了长期美国证券,净买入1406亿美元。外国私人投资者净买入1528亿美元,而外国官方机构净卖出122亿美元。美国居民减少了长期外国证券的持有量,净抛售了309亿美元。
若将国际长期证券和美国长期证券均考虑在内,外国对长期证券的净买入为1715亿美元。在计入调整因素后,比如对未记录的美国资产支持证券向外国投资者支付的本金的估计,11月份外国净购买入估计为1652亿美元。
外国居民持有的美国国债增加了47亿美元。外国居民持有的所有以美元计价的短期美国证券和其他托管负债减少了10亿美元。银行对外国居民以美元计价的净负债增加了490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下一次将发布2022年12月的财政部国际资本(TIC)数据,定于2023年2月15日。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22年开展37项田野考古 新老项目均有重要收获******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社科院考古所)2022年度田野考古工作汇报会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陕西太平遗址、河南裴李岗遗址、辽宁牛河梁遗址、新疆呼斯塔遗址等37个发掘项目逐一汇报各自研究进展,并进行交流研讨。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作会议总结表示,这37项田野考古工作分布在全国16个省区,新老项目均取得重要收获,对于构建文化谱系、填补发现空白、解决遗址布局等重大学术问题,都提供了重要的考古新材料。
这37个田野考古项目包括史前考古10项、夏商周考古10项、汉唐考古13项、边疆考古4项,时代上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到宋元明清时期;内容上涵盖现代人起源及扩散、农业起源、新石器时代文化起源、文明起源、南岛语族起源和扩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等诸多研究课题。
陈星灿指出,尽管受疫情和疫情防控的影响,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22年度国外考古项目完全陷入停顿,但国内田野考古工作还是有很大收获,有很多新的重要发现,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该年度新的田野考古项目包括福建平潭龟山、海南万宁湾仔头、云南昭通朱提古城等,但更多是长期发掘的重要遗址特别是古代都城,如禹会、陶寺、新砦、二里头、偃师商城、洹北商城、殷墟、周原、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邺城、隋唐长安城、隋唐洛阳城、唐宋扬州城、辽上京等遗址,其田野考古工作延续多年也取得重要成绩。
从总体上看,中国社科院考古所2022年度田野考古项目不论规模大小,考古工作者都有明确的学术目的、学术目标和课题意识,不少田野项目采取精细提取信息的发掘方法,实施精细化发掘,三维扫描、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提取水平较以前有很大提高。同时,包括动植物考古、人骨考古、冶金考古、年代学研究、环境考古、同位素分析、古DNA分析、微痕分析、残留物分析、埋藏学等在内的各种研究上,多学科合作广泛运用已成为从史前到历史时期田野考古发掘和研究的常态。
陈星灿强调,田野工作是考古资料收集和一切考古研究的基础,必须抓紧抓实。在田野考古工作中,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考古工作者文物保护意识空前加强,遗迹和遗物在发掘中就得到及时保护。
他也坦言,虽然田野考古发掘简报和报告的撰写日益受到重视,但这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许多重要遗址的田野报告,还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以尽快完成出版。
“很高兴年轻一代考古人正充分成长起来,‘70后’‘80后’已成为田野考古的主力,‘90后’也开始成为田野考古的中坚力量,相信未来的田野考古工作会更精彩、也会有更多成果。”陈星灿说。(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